石英晶體微天平是一種非常靈敏的質(zhì)量檢測儀器,其測量精度可達納克級,比靈敏度在微克級的電子微天平高100倍。被廣泛應用于化學、物理、生物、醫(yī)學和表面科學等領域中,用以進行氣體、液體的成分分析以及微質(zhì)量的測量、薄膜厚度的檢測等。
生物醫(yī)學方面,在QCM探頭電極上修飾具有生物活性的特異選擇功能膜即作了壓電晶體生物傳感器,因其對質(zhì)量變化的高敏感性,傳感器具有特異性好、靈敏度高、成本低廉和操作簡便等優(yōu)點?,F(xiàn)已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病理學、醫(yī)學診斷學、細菌學等研究領域,今年來在研究和檢測蛋白質(zhì)、微生物、核酸、酶、細胞等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1、蛋白質(zhì)檢測:
QCM法檢測蛋白質(zhì)是基于免疫反應原理建立,在石英電極表面固定抗原/抗體,與待測溶液中的特異性抗體/抗原發(fā)生免疫結合,形成的復合物沉積在電極表面,引起石英晶體振蕩頻率下降利用抗原-抗體免疫結合反應引起質(zhì)量變化而制成的石英晶體微天平。目前QCM技術已應用于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纖維蛋白(原)及降解產(chǎn)物、補體、酶蛋白、甲狀腺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及皮質(zhì)醇等檢測?;趬弘娛⒕w液相振蕩的實現(xiàn),對反應體系實施采樣、進行連續(xù)監(jiān)測,1996年的時候,我國有科研人員研究了IgM免疫放映中IgM抗原在固體抗體表面吸附過程,推導了抗原過量情況下的反應動力學方程,計算了免疫反應的Arrhenius活化能,理論推導與實驗結果相吻合。近年來,瑞典開發(fā)的QCM-D技術,此技術的核心是石英晶體傳感器。在電極兩端加入一個交流電壓,在石英晶體傳感器的共振頻率處引發(fā)一個小的剪切振動,當交流電壓關閉后,振動呈指數(shù)衰減,這個衰減被記錄下來,得到共振頻率(f)和耗散因子(D)兩個參數(shù)。每秒鐘獲得多個頻率和耗散因子數(shù)據(jù),可方便用于反應動力學的計算。與放射免疫法、酶聯(lián)免疫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選擇性、更寬的線性范圍,且不需要生物分子標記。
2、微生物:
利用細菌抗原-目標細菌抗體相結合的原理,對細菌進行檢測。1992年,Plomer等人用這種方法檢測到了腸球菌,現(xiàn)已大規(guī)模發(fā)展,掌握了對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多種細菌的檢測手段。Fung等人改進了抗體在奠基表面的吸附過程,使其凝聚,工作范圍達到了102~105 cells/L,檢測限1.7×102 cells/L。應用zui廣的病毒檢測法是將病毒抗原固定在電極表面的QCM技術檢測待測溶液中的病毒抗體。有學者經(jīng)葡萄球菌蛋白A將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固定在QCM電極上,直接檢測病毒顆粒(5*104~1*109/石英晶體表面)。與酶標免疫反應檢測法相比,除了無分子標記外,假陽性反應也可以降低很多。目前用于檢測柯薩奇病毒、肝炎病毒、皰疹病毒、登革熱病毒及HIV等感染性疾病。石英晶體微天平對粘度和密度的響應,利用涂有固體培養(yǎng)基薄膜的QCM,通過對加入菌液后明膠培養(yǎng)基薄膜溶解后凝固過程的測定而間接測定微生物。
3、核酸:
1988年Fawcett等采用QCM技術測定RNA/DNA分子雜交反應,從而開創(chuàng)了DNA壓電傳感器研究酶的先例。DNA壓電傳感器工作原理就是將ssDNA探針固定在電極表面,然后浸入含有目標ssDNA分子的溶液中。當電極上的核酸探針與溶液中目標ssDNA分子雜交后,晶體表面質(zhì)量增加而引起振蕩頻率的降低。QCM法檢測核酸技術的zui大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快速,特別在人工培養(yǎng)難度大、鑒定過程復雜的病原微生物的實驗診斷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石英晶體微天平還用于基因突變的檢測。在QCM電極表面涂抹MutS,一種與dsDNA分子中錯配堿基對結合的蛋白,如果目標dsDNA分子存在錯配,就會發(fā)生結合反應,產(chǎn)生復合物沉積,可以檢測單堿基突變和1~4個堿基對的插入突變。
4.凝血因子:
常規(guī)的方法是以血漿凝固反應為基礎,觀測反映體系中黏度、光密度的變化判定反應的終點,由于實驗者肉眼觀察、手工操作的不一致性,存在著很多的不利。而利用QCM檢測凝血因子活性,使用10MHz鍍銀石英晶體,通過實時變化判斷起點和終點,此法快速、準確、低成本。